發(fa)布(bu)時間:2025年09月10日 10:00
北京時(shi)間9月10日(ri)足(zu)球日(ri)報(bao)(bao),《新(xin)民晚報(bao)(bao)》發(fa)表(biao)文(wen)章,對國(guo)足(zu)選帥的未(wei)來動態走向進(jin)行了分析預(yu)測。
文章節選
足協此次公布的選帥標準有七大條件,涵蓋專業資質、執教經歷、年齡要求、溝通能力和品行要求等多方面。候選人需要擁有國際足聯或洲際足聯旗下國家隊大賽經歷,或歐洲、亞洲頂級聯賽執教經驗,特別強調新帥要“深刻把握現代足球技戰術發展趨勢,秉持積極主動的比賽理念”。
相比以(yi)往,足協首次設定了新(xin)帥的(de)年齡限制(zhi):原(yuan)則(ze)上要在60周歲以(yi)下。之所以(yi)有(you)該限制(zhi),是(shi)因為中國足協希(xi)望未(wei)來的(de)國足主帥能有(you)充沛的(de)體能應(ying)對高強度(du)的(de)工作(zuo),同時可(ke)以(yi)適應(ying)現代(dai)足球快速迭代(dai)的(de)戰術(shu)理(li)念。而與以(yi)往不同的(de)是(shi),這(zhe)(zhe)次選(xuan)帥去掉了“熟悉(xi)亞洲(zhou)足球”的(de)要求(qiu),放寬了區域(yu)限制(zhi)。這(zhe)(zhe)意味著不僅長期在亞洲(zhou)執教的(de)教練可(ke)以(yi)應(ying)聘,歐洲(zhou)俱樂部(bu)或國家隊的(de)優秀主帥也在考慮(lv)范圍內。
當然,球迷所期盼的大牌教練,恐怕是來不了了。因為中國足協為教練團隊提供的總薪資預算并不寬裕;而且這次國足公開招聘的時間,恰逢歐洲各大聯賽已經開賽,世預賽也在進行過程中。因此,符合要求且賦閑在家的人選并不多。
中國(guo)國(guo)家男(nan)子足(zu)球隊自1952年成立(li)以來,已經更(geng)換了超過30任主教練,其更(geng)迭(die)軌跡成為中國(guo)足(zu)球發展的真實寫照。
早期階段(duan),李鳳樓、年維泗、蘇永(yong)舜、高(gao)豐文(wen)等(deng)本土教練(lian)奠定了“技(ji)術流(liu)”基礎,曾屢屢接近(jin)世(shi)(shi)界杯(bei)門檻,并實現奧運會“零的(de)突破”。自1992年施拉普(pu)納成(cheng)為首位外(wai)籍主帥(shuai)(shuai)起,中國足球步入(ru)(ru)洋帥(shuai)(shuai)時代(dai)。米(mi)盧(lu)率隊闖入(ru)(ru)2002年韓日世(shi)(shi)界杯(bei),創(chuang)下歷史(shi)最佳戰績。此后,國足再也未能進入(ru)(ru)世(shi)(shi)界杯(bei),同時也陷入(ru)(ru)頻繁換帥(shuai)(shuai)的(de)循(xun)環(huan):23年間(jian)國足更換了16任(ren)(ren)主帥(shuai)(shuai),平均(jun)任(ren)(ren)期僅1.5年。其中,本土教練(lian)李霄鵬(peng)倉促(cu)接任(ren)(ren)僅3個月(yue),就打(da)包走人。
換來換去,結果如何?2002年之后,國足勝率從米盧時期的54%降至41%,亞洲杯最佳戰績依然停留在2004年阿里-漢執教時的亞軍。頻繁的換帥,導致戰術體系碎片化,球員在“傳控”與“防反”之間反復搖擺,形成“換帥—低迷—再換帥”的惡性循環。
廣招(zhao)賢(xian)才,公(gong)開(kai)招(zhao)聘(pin)。不得不說,這次中國(guo)足(zu)(zu)協列(lie)出的(de)這些條件(jian),都努力避開(kai)了(le)曾經踩過的(de)“坑”。中國(guo)足(zu)(zu)球再次站在(zai)新的(de)起點上(shang),新主(zhu)帥(shuai)面前既是(shi)機(ji)遇,更(geng)是(shi)巨(ju)大的(de)挑戰(zhan),而帥(shuai)將(jiang)穩定,也(ye)是(shi)國(guo)足(zu)(zu)需(xu)要的(de)大環(huan)境。
也許,人們也已經習慣了幾乎每次中國男足的選帥都如同“開盲盒”,這也不由得讓人感慨:挑到一個適合的主教練怎么就這么難呢?
上一篇
TA:奧納納不想留在曼聯被邊緣化,他選擇轉會抓住機會重建聲譽
下一篇(pian)
返回列表